赵平,宣州区峄山省级森林公园负责人,因为一份执着,坚守一个承诺。20多年来,他倾注全部身家和心血成功将城郊万亩荒山改造成青山翠岭,并打造成为全省首个民营省级森林公园,当选2024年第二期“宣城好人”,今天的《宣城好人天天见》大家认识他。
距离宣城市区10公里的南郊,有一座峄山森林公园,林木茂密、古木参天、生态绝佳。这里有稀缺树种500余种,是集科普、植物保护、科研、游览和休闲为一体的森林示范区,也是全省第一个民营省级森林公园、宣城第一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。而20年前,这里还是一座荒山。
这座森林公园的主人,名叫赵平。
因为对花草树木的喜爱,2003年起,赵平从餐饮行业转身山场。靠一把锄头开路,他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对峄山的“改造”中,经过20多年的辛勤耕耘,这里从无人问津的乡郊野岭,到客似云来的森林公园。这是一个“树痴”坚守初心、追寻梦想,扎根山野种下一座森林公园的传奇故事。
赵平曾是十足的生意人,他从部队退伍回来后,和妻子白手起家,卖过汽车配件,干过修理工,又进军餐饮行业,从一家小饭馆,做成了本地生意最红火的多家大酒店和宾馆,上世纪末就已积累起数千万身家。
转折发生在2003年。当年,国家出台《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》,鼓励全社会办林业,全民搞绿化。
一向喜爱摆弄花草的赵平心动不已:“能有一块自己的林地,种花栽树,多好!”在林业部门工作的朋友得知后,为他推荐了不少地方。最终,赵平选择在宣州区黄渡乡的峄山流转了249亩林地。
彼时的峄山,由于历史上乱砍滥伐,已是一座千疮百孔的荒山。赵平接手后,凭着一股子对种花栽树的热爱,从整理杂灌做起,带着工人开垦了一块又一块山地,栽下一片又一片树林。
渐渐地,破败不堪的荒山变绿了,林子里也开始有了鸟儿筑巢,虫儿鸣叫,各种小动物穿行,奇妙的生态系统重新构筑起来。
看着这一切,赵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。于是,他在峄山流转了更多林场,种植更多树木。
随着林场面积越来越大,赵平也开始往外走,想要学习其他地方在树木种植、森林保护方面的好经验和做法。
“高大的乔木旁铺着绿地、种着鲜花,山下有清澈的溪流、蜿蜒的道路,大人们游玩,孩子们研学……在一些发达国家,我清晰感受到森林公园带给人们的愉悦。”学习之旅中看到的美好场景,让赵平发现了心底最深的向往,也让他在心中悄然埋下打造森林公园的梦想。
让梦想烧得最旺的“一把火”,是2009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评定。“全省有13家单位申报,我们林场是唯一获评的。”赵平记忆犹新,言语中充满骄傲。
这给了他打造森林公园的信心。翌年,他干脆陆续卖掉所有酒店行业的资产,全身心投入到对占地1650余亩的峄山核心区域的打造之中。
没有人理解他的行为,包括家人。“他们都说:‘打造森林公园,那是政府应该干的事,你为什么要做?’”赵平努力向周围人解释,只有成为森林公园,森林资源才能得到更好地保存与保护,将来不管林场经营权如何变迁,哪怕是自己做不下去了,这些树木都不用担心遭到砍伐或毁坏。
当然,打造森林公园,不再是种树那么简单。赵平找来园林专家做规划,在林场里修道路、建驳岸,开挖消防池,增加公益设施,丰富树种……他的事情更多了。
几乎每天不到5点,赵平就要开着越野车,到山上巡查。“林场虽有专门的巡山员,但他们只能防火防盗,没办法根据山情林情来指挥和安排工作,所以我必须亲力亲为。最重要的是,我喜欢待在山上。”
因为常年泡在山上,赵平不仅晒得黝黑,还跌断过肋骨,摔断过锁骨和左腿。朋友们看着他日渐像个老林农,都笑他是“树痴”、“树呆子”。
事实上,与常人认知“逆行”的事,赵平没少干。
那时,吹过一阵“大树进城”风,山里的古树名木运到发达地区能卖出天价。别人把古树从山里往外运,赵平却把古树往山上移——出于对林木的喜爱,本地及周边很多因城镇化征迁被迫移走的珍稀古树,都被赵平收到了峄山。
“这是850年树龄的胡颓子,这是400多年的油茶树、皂角树,这是只生长在寒带的冷杉……都是我花重金收来的。”穿行在林场中,赵平对这里的一切如数家珍,“我这山上可有500多种珍稀树种!”
在赵平一年年的坚持与完善下,峄山实现华丽转身。2015年,峄山省级森林公园终于成功获批。这也是我省第一家民营省级森林公园。
变化每天还在发生。“你看,这是我们打造的网红桥,等桥下有了水流,一定会成为新的打卡点!”“这两年,有不少爱鸟人在峄山拍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,我们为此专门划设了保护区,打算对白鹇进行投喂、保护!”
如今,峄山省级森林公园,已获得10余项授牌,安徽省青少年植物知识教育基地、安徽省森林旅游人家、宣城市最佳森林氧吧康养地……
赵平的终极目标,是把自己近万亩的林场建成真正留存后世的国际级森林公园。“打算慢慢卖掉另外7000多亩苗圃里的普通苗,留下精品,形成优美的森林景观,然后全域申报为国家级森林公园。”
“大家都说我是‘树痴’,可我难道真的痴傻?我只不过对自己认定的事情执着。”赵平说,他相信自己是对的,因为他的梦和国家的梦是相连相通的——“既要金山银山,也要绿水青山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
责任编辑:
李思雨 一审:雷志红 二审:汪静怡 三审:吴丹中共宣城市委宣传部 宣城市文明办 主办 宣城文明网 ©云顶yd2223线路检测的版权所有
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528号
(浏览本网页,建议使用谷歌、火狐或360浏览器极速模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