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县(市、区),市直各单位:
经推荐、审核、评审等程序,现将2023年第二季度宣城市志愿服务优秀典型评选结果通报如下。
一、优秀志愿者
1.廖志洲。男,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、宣城市皖南风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,广德市文艺志愿者。2019年以来,他持续探索运用艺术化的方式开展理论宣讲,创作相声《彩礼》、快板《众志成城防疫情》等50余部作品,将党的方针政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表现出来,走进田间地头、工厂学校、社区网络演出宣讲260余场次,观看量达200万人次,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00余小时。
2.董志强。男,宣城蓝天救援队队员。因一场车祸高位截瘫,12年来,他凭着顽强的毅力、苦干的精神,借助网络开辟新的创业道路,并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参与疫情防控、防汛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,伸出手为更多人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,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40余小时。
3.高家騋。男,宣城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队长。从最初的义务献血,到成为光荣的三献志愿者,再到应急救护宣传科普,20多年来,高家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,为宣城社会卫生公益事业积极贡献力量,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411场次,志愿服务时长600余小时。
二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
4.郎溪县红色沙桥志愿服务队。成立于2018年9月,共有志愿者42名。队伍继承和发扬沙桥红色革命精神,积极开展红色宣讲、普法教育、森林防火、抗旱防涝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年均110余场次,服务1万余人次。
三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
5.宣州区五星乡“致富课堂”农技培训志愿服务项目。由五星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技培训志愿服务队于2020年发起实施,项目以扶志与扶智相结合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、私人订制与抱团发展相结合为导向,吸纳40名芹芽、芦笋、青虾等特色种养业专家和种植大户志愿者,面向农户定期开展专业技术知识培训班、农情信息发布等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,服务时长600余小时,受益农户1000余名。
6.郎溪县“古韵胥河 传承非遗”志愿服务项目。由郎溪县梅渚镇非遗文化志愿服务队于2021年1月发起实施,项目立足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梅渚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,集结16名乡土文化能人,开展傩面具、小马灯、大小锣鼓等非遗文化传承、教学志愿服务,累计200余场次,服务时长550余小时,受益群众1.2万余人次。
7.“桐益家”——驿家亲 邻里坊治志愿服务项目。由广德市华善志愿者协会于2021年6月发起实施,项目依托街道城市红色驿站,组建由20名专业社工及心理咨询师为主要成员的志愿服务队,开展邻里和谐、疫情防控、文明创建、帮扶救助等志愿服务活动,累计500余场次,志愿服务时长1.9万余小时,受益群众3.1万余人次。
8.宁国市“‘心’手相牵,让孩子远离网瘾”志愿服务项目。由宁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体育志愿服务队于2019年8月发起实施,项目针对宁国市开发区小学学生,组织包括3位国家心理咨询师,1位家庭教育指导师在内的30名教师志愿者,通过心理辅导、开设家长课堂、成立亲子活动营等形式,开展活动130余场次,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00余小时,受益学生2000余人次。
9.宁国市“从心启航”心肺复苏全民公益培训志愿服务项目。由宁医天使志愿服务队于2013年发起实施,项目面向非医疗专业人员,以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流程的教学培训为主要内容,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次,受益人群5000余人,有效提升院前急救黄金4分钟的抢救成功率。
10.绩溪县临溪镇孔灵村“敬老助学”志愿服务项目。由孔灵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2006年发起实施,项目通过村企共建,积极开展敬老孝老、助学筑梦等志愿服务活动,为230名老年人送上价值9万元的慰问品,为214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11.6万元。
四、优秀志愿服务社区(村)
11.宣州区敬亭山街道林场村。注册志愿者128名,占比18%。该村坚持“网格+志愿服务”工作模式,组建金色、绿色、红色“三色”志愿服务队,实施“守护绿色敬亭山”“益起采茶 助力乡村振兴”“助老帮困 朝霞帮晚霞”等志愿服务项目,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0余场,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。
12.泾县泾川镇山口社区。注册志愿者4300名,占比15.36%。社区通过有效整合利用各类资源,成立7支志愿服务队,常态开展理论政策宣讲,人居环境整治、帮助困难群体、文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年均200余场,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。
宣城市文明办
2023年7月3日
责任编辑:
李思雨 一审:雷志红 二审:吴明 三审:吴丹中共宣城市委宣传部 宣城市文明办 主办 宣城文明网 ©云顶yd2223线路检测的版权所有
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528号
(浏览本网页,建议使用谷歌、火狐或360浏览器极速模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