涵养“好心态” 锚定“好状态”
发表时间:2022-07-12来源:宣城文明网
狄更斯说:“一个健全的心态,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。”有什么样的心态,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。在安徽省改进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上,省委书记郑栅洁精准画像了部分干部“不作为、不担当、不进取、不务实、不守信、不知止”的表现,虽然这种“摆烂”的心态在干部中只是少数,但是却影响着干部的办事效率、工作成效,从长远角度看,更是影响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发展环境。因此,如何“摆正心态,提振状态”变得至关重要。
“我要学”心态是“我在学”状态思想阀门。庄子曾说“吾生而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。学习是一种逆商活动,学习知识不仅需要有“望尽天涯路”的远大追求,还要耐得住“昨夜西风凋碧树”的清冷、受得住“独上高楼”的寂寞,只有牢牢树立“我要学”的心态,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,端正学习的态度,拧紧学习的思想阀门,才会愿意付出,刻苦钻研、百折不挠,最终形成“我在学”的状态,学有所得、学有所悟,真正将学习变成提高自身素质、增长才干的有效路径。有了“我要学”的思想认识,才能时刻保持“我在学”的求知之心,始终在思想上、政治上、行动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由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,在实际工作中巩固理论学习成果。
“敢创新”心态是“善创新”状态必经之路。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形象 地描述了基层政府的工作状态,一名基层干部身兼数职、对接上级多个部门的工作也是常态,这也对基层党员干部“敢创新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“敢创新”心态就是要从疲于应付的工作状态中挣脱出来,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,破除习惯性思维,勤学善思,以开拓进取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去闯去试,不怕失败。在一步步“敢创新”的探索中磨练意志,积累经验、锻炼能力,才能成就“善创新”的状态,在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、践行“一改两为”部署要求、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等方面,注入“创新”动能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落实,不断开创美丽宁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“乐于干”心态是“真实干”状态动力之源。真抓才能攻坚克难,实干才能梦想成真。把“要我干”转化为“我要干”,以“乐于干”促进“真实干”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越是重要关头、重点工作,越是考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。各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“乐于干”的心态,才能真正激发个人内在驱动力,在工作中形成“1 1>2”的伟大力量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,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,惟有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摈弃“被动适应”,努力做到“主动出击”,才能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,新征程创造新业绩。
新时期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,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号角已然吹响,我们要做的,就是要把“我要学、敢创新、乐于干”的心态转变为“我在学、善创新、真实干”的状态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、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上来,在学习、创新、实干中实现宁国发展高质量、促进民生新改善、攀登发展新高峰。(吕骥)
责任编辑:
雷志红中共宣城市委宣传部 宣城市文明办 主办 宣城文明网 ©云顶yd2223线路检测的版权所有
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528号
(浏览本网页,建议使用谷歌、火狐或360浏览器极速模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