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“烦心事”变“宽心事”-云顶国际官网唯一官方网站

中共宣城市委宣传部  宣城文明办  主办
  |     |     |  
让“烦心事”变“宽心事”
发表时间:2022-09-27来源:宣城文明网

  随着机动车数量逐年增加,“停车难”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到头疼。给城市增加车位的呼声越来越多,加强车位管控力度的需求越来越大,小小停车位,已成大民生。

  今年以来,市城管局积极开展“便民停车行动”,大力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,千方百计挖掘可利用停车资源,努力将市民的“烦心事”变成“宽心事”。

  多措并举增设一大批停车位

  日前,市区双塔路一家音乐教育机构附近,市民谢先生顺利将车停进泊位。

  “过去最怕开车带孩子来上课,因为这里人多车多,停车位太难找。”谢先生说,今年,这里新建并启用了一个公共停车场,“停车难”大大得到缓解。

  双塔路停车场是一处林荫式停车场,共有132个停车泊位、22个充电桩,投入使用后极大缓解了周边区域停车压力。

  根据城市建设计划安排,今年以来,除双塔路停车场外,市区中山路、昭亭北路桥下、澄江桥下、大唐凤凰城商业街地下、长三角智慧物流分拣中心停车场均已建成投入使用,共新增泊位889个。陵西路智能停车库项目也即将施工。同时,市城管局还会同交警部门,对符合条件的市政道路及闲置区域,科学规划设计路侧停车泊位,今年以来,已施划路侧泊位4000余个。

  小区里的停车位也在不断增加。今年,市本级共有28个老旧小区正在进行停车位改造,预计到年底将新增泊位不少于500个。根据要求,新建项目均要配建停车泊位,今年以来,已验收新建项目共配建停车泊位6066个。

  市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,今年市本级的目标任务是新增停车泊位总量14000个,其中,公共停车泊位1800个。截至8月下旬,市本级新增停车泊位总量14300个,完成进度102.14%,新增公共泊位1855个,完成进度103.06%。各县市也已完成指标任务。

  31家单位停车场免费敞开大门

  住在市区美都新城小区的熊先生,原先最怕下班回家找不到车位。不过,最近他发现,附近的建设科技大厦和金色阳光大厦停车场入口,都挂上了“便民免费停车公示牌”。“这下好了,停车方便多了。”他说。

  为了扩大停车供给,8月初,市城管局牵头,会同市文明办、市公安局、市机关事务局联合印发《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地对社会开放的通知》,要求单位内部停车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,具体时间为:工作日下午18:00-次日7:30,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全天候。

  目前,市区已有31家单位内部停车场地挂牌对社会开放。

  16个停车场增加充电设施

  新能源车主关心的停车充电问题,也受到重视。根据安排,我市在市区16个停车场新建88个快充桩、40个慢充桩,由新注册组建的市城市充电有限公司统筹推进建设。

  目前,梅溪公园、宛陵湖公园(3个点)、九曲公园、泥河公园、中央生态绿地的充电桩已经完工。

  余下点位分布在:宛溪河公园、莲花湖公园、敬亭山风景区、韩愈文化园、市政府大院、金色阳光大厦、文房四宝大厦、市政务中心、建设科技大厦。预计9月底能完工。

  市城市充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智介绍,为满足公共场所充电需求,市发改委、市城建集团已编制《宣城市中心城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(2022-2030)》,下一步将有计划、有步骤地逐年增加充电设施。

  除了不断在已建停车场新建充电桩,《宣城市便民停车行动实施方案》还明确,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按10%比例配建充电设施,且100%预留建设安装条件,推行“临近车位共享”“多车一桩”等新模式。

  市区全路段停车位开启智慧化改造

  解决停车难,不仅要增加供应量,还要加强管理。怎样让司机有车位、资源利用到位、监管不缺位?我市谋划利用科技助力。

  目前,市区正在对一批路侧停车位和公共停车场进行智慧化改造,以期通过对停车资源的智慧化管理,提高车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,从而缓解市民停车难题。预计到明年底,市区12000余个道路停车位将全部实现智慧化改造。

  有了“智慧停车”,市民在停车前,通过上线app或小程序,就可以查询到附近哪里有空闲路侧停车位,附近停车场内还剩余多少车位,系统会通过评估,给出最优建议,可导航至相应车位。

  便利停车,也便于管理。据市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,“智慧停车”背后依靠的是智慧停车管理平台。它主要利用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的运营计算,接入市区各种形式的停车资源,形成市区统一的停车资源数据库,将车位像“身份证”一样进行信息管理,实现停车数据的动态更新和实时共享,提高道路停车位的使用率,最大化利用道路资源,畅通城市静态秩序。(宣城日报 张玉荣)

责任编辑:

夏 奎
"));
网站地图